俗話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人無百歲壽,常懷千歲憂”。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對長壽深深眷戀和寄托。而游覽南岳衡山,你會發(fā)現(xiàn)這座千古名山與壽有著一種不解之緣,所到之處,常??梢钥吹接嘘P(guān)壽的各種書法雕刻,聽到有關(guān)祈壽求壽的民風(fēng)民俗,讀到有關(guān)壽文化的景點(diǎn)介紹,仿佛置身壽的世界,不知不覺融入濃郁的壽文化氛圍之中。
古老的壽文化
“壽”字在古文中通常寫作“壽”,指的是長命,人活得歲數(shù)大的意思?!墩f文解字》中說:“壽者,久也,凡年齒皆曰壽”。其他的一些古籍,如《詩經(jīng)》、《莊子》、《尚書》、《楚辭》等,也都把“壽”解釋為長久之意。此外,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班固在《漢書·王吉傳》中則把壽與人的高尚行為以及遠(yuǎn)大志向、高尚情操連在一起。正因?yàn)槿绱?,自古至今?ldquo;壽”都是作為人生美好的象征而為人們世代追求。
只怕早死,惟愿長生,自古以來,“壽”字也被人們不斷地妙用與化用,浸潤到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貫穿著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的始終。人的生命被稱為“壽命”、“壽元”。人的生日被稱為“壽辰”、“壽誕”,做生日叫“祝壽”。長壽而安康叫“壽安”,《韓非子》中曾提出“壽安之術(shù)”要大家習(xí)之。年事高的老者稱“壽考”,《詩經(jīng)·大雅》中說:“周王壽考”,言當(dāng)時周文王已有90余歲,年事已高,故而稱壽考。長壽的人叫“壽民”,按清朝律制,百歲以上的老人稱壽民,政府要加以旌表。對他人母親要尊稱“壽堂”,詢問老年人年紀(jì)要尊問“高壽”。為人祝壽的詩叫“壽詩”,祝壽的酒叫“壽酒”,祝壽的文章叫“壽序”,這種風(fēng)氣在明代十分盛行,但祝壽禮儀的高峰要數(shù)唐宋時期,唐明皇這位風(fēng)流天子將自己的生日作為“圣壽節(jié)”,開了皇帝慶壽的先例,從他以后都有自己的“圣壽節(jié)”。
“壽”代表長生,是與死相對立的。因而人們對“死”字非常忌諱。但是,人的生老病死又是自然界不可抗拒之規(guī)律。于是人們又常常要在死的前面加上一個“壽”字,以表示吉祥和福德圓滿之意。如:為死者建造的墓穴和墳?zāi)挂Q之為“壽穴”、“壽冢”、“壽域”、“壽陵”;死者的棺材要叫做“壽材”、“壽屋”、“壽房”;死者穿的衣服叫“壽衣”,鞋叫“壽鞋”,帽叫“壽帽”;陪葬的物品叫“壽器”,祭祀的供果叫“壽果”,碗叫“壽碗”;自然死亡的稱“壽終”,等等。為什么要稱為“壽”呢?按照《后漢書·趙岐傳》的解釋,是取其久遠(yuǎn)之意。也就是說,人死后也應(yīng)該在陰間追求長壽久遠(yuǎn),祈福祈壽,過著與生前一樣幸福的日子。
“人至福地有福,人踩壽地長壽”。這是人們的一種普遍心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古今地名中,縣以上行政區(qū)域中,以“壽”字冠名的大約有20多個:黑龍江有延壽縣,河北省有靈壽縣,山東省有壽光縣、壽張縣、壽南縣和益壽縣,山西省有壽陽縣,河南省有壽安縣,陜西省有永壽縣,安徽省有壽州府、壽春縣和壽縣,福建省有壽寧縣,浙江省有壽昌縣,湖南省有漢壽縣,廣西省有百壽縣,四川省有仁壽縣和長壽縣。等等。如果將縣以下的鄉(xiāng)鎮(zhèn)、村等以“壽”字冠名的統(tǒng)計出來,那么,一定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shù)字。
作者:rednet
編輯: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