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年的農(nóng)歷七八九月,便是南岳的火熱香期,來自四面八方的朝香者日以萬計。七月,家有書香節(jié)目組來到邵陽,走近“邵市慶圣會”這個普通香會,再次將目光聚焦“千里歌舞來朝拜”這一獨特文化,并通過一個一個橫切面的具體剖析,展示這火熱香期所噴涌的朝圣激情。
“邵市慶圣會”是邵陽市百余個香會中的一個,這個由南岳圣帝信眾自發(fā)的南岳朝圣團體,其朝圣儀式帶有濃厚的地方傳統(tǒng)色彩,融入了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習(xí)慣,又獨具特色。香會中每一個來岳朝圣的人,除了必著的青色香服之外,還有幾件必備品:龍頭凳、包頭、包肚、綁腿。龍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歷來就是吉祥的象征,而在香客們的心目中,龍頭凳更是神圣不可褻瀆的。在整個朝圣之處都應(yīng)擺放在潔凈之處,而且大多擺放成圓形,寓意著圓圓滿滿。香凳又分為拜凳、老年凳、娃娃凳等幾種,香凳上的香火也多有講究。據(jù)說,每名朝圣都在朝圣的過程中,從早上出發(fā)之時到回到所住之處,沿途的香火是不能熄滅的,因為他們祖祖輩輩相信只要這樣就能“香火不斷”,但一枝香只能燃上四、五十分鐘,為了保持沿途香火不能熄滅,特別是以前走路來南岳朝圣的時候,香客們在龍頭凳上都準(zhǔn)備了很多香,便于及時接替。包頭主要是為了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帶養(yǎng)之恩,而他們的包肚上多繡有“南岳進香”、香會名稱的字樣,并輔以八卦圖、龍鳳、祝融峰等圖案,因為以前都是走路去朝圣,一路上距離很遠(yuǎn),而打著綁腿走路則要方便的多。
進香者還有其它的一些東西,這些都是沿襲千年的傳統(tǒng),而他們的進香程序也是沿襲千年、變化不大,僅在家中的起凳儀式,就是八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起香。起香儀式是眾人向圣帝跪告起程時間等,祈求圣帝庇佑旅途順利、平安到達,長者要卜卦,信卦則表示圣帝已知。(二)請祖先。請祖先儀式是向先祖表達感恩緬懷之情,祈求先祖保佑旅途順利、平安到達,同時保佑全家萬事興旺發(fā)達、家庭幸福等。(三)請包頭。請包頭儀式因進香者母親是否健在而有所不同,母親健在的,進香者要跪到母親面前,感謝養(yǎng)育之恩,由母親為他們帶上包頭;如果母親已經(jīng)過世,則應(yīng)該向其靈位跪拜,緬懷母親后,由自己系上包頭。(四)交凳。交凳儀式一般是在進香者兄弟、家人中進行,由于一家人中一般只有1人或幾人去朝圣,其他人不能同往,向進香者交凳則表明請他代表全家前往南岳朝圣的意思。(五)拜五方)。拜五方儀式是祭拜五方龍神,由于長期的農(nóng)耕文化,形成了祭拜五方龍神這一傳統(tǒng),以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大吉大利等。)(六)拜門神。拜門神儀式是祭拜門神,求家宅平安,希望好人常來往、壞人不進門。(七)踩卦。踩卦儀式則是由八名進香者根據(jù)八卦圖不斷變換隊形,要求步子端莊沉穩(wěn),其寓意可用“八卦奧妙無窮盡,包羅萬象在中央”一句來形容。(八)拜辭主人。拜辭主人儀式是眾人向主人的熱情招待表示感謝等,祝福主人及其家人。每家每戶朝圣前必要舉行起凳儀式,這些朝圣禮儀,雖然繁瑣,但他們毫無怨言,雖然地面崎嶇不平,但在進香者臉上看到的只有虔誠,或許正是有了這些如墉如櫛的禮儀,才在千百年來不斷約束著人們。
繁瑣的起凳儀式僅僅是朝圣起程階段中的一個部分。到每個進香者家中舉行完起凳儀式后,眾人還需要到周邊的小寺廟進行祭拜,原來,包括邵陽在內(nèi)的一些地方建有小廟并塑有圣帝像,為方便各地人們祭祀膜拜。但有一個習(xí)俗也因此自古流傳至今,那就是不管各地有多少小廟,都必須來南岳燒香,因為南岳廟才是祖廟。這些小廟規(guī)模有大有小,香爐斑駁,還張貼著“敬佛得福”等標(biāo)語。眾人舉行莊重的儀式,主要是“報信”——即告知神明即將起程登祝融峰朝圣,同時祈求旅途順利。途中,需安排專人背著南岳圣帝的行宮,請圣供飯,延續(xù)香火,以昭虔誠。但凡邵陽來南岳進香者,遇見行宮都要祭拜。起程儀式結(jié)束后,眾人便坐車前往南岳朝圣。
在朝圣途中,也有一些儀式儀規(guī),如朝香途中不可嘻言笑語高聲大叫,途中大小便應(yīng)將香凳等放在潔凈之處,之后要洗手凈穢等等,這些儀式儀規(guī)沿襲千年,由一代代德高望眾、知曉祭禮的人不斷傳承下來。眼前這位老人趙昌健就是其中之一,八十三歲的趙老耳朵已經(jīng)聽不見了,連自己去南岳多少年也記不太清楚了,但他對朝圣的儀式儀規(guī)記得非常清楚,做起事來毫不含糊。已經(jīng)來南岳朝圣30多年、擔(dān)任著香會會長的黃新民說“朝圣是我心中的信仰”,他原來也是一名普通的進香者,受父親的影響來南岳燒香幾十年,身為香會的會長,他始終堅持一條,就是全心全意地為香客們服務(wù)。較之其它進香者,邵陽香會進香有幾個特點:一是吃齋。主要是朝圣過程中要吃齋,茹素清口;二是統(tǒng)一著裝。青衣青褲、包衣包肚,全部進香者統(tǒng)一著裝;三是燒伏香。在邵陽,通常要進伏以后才燒香,天氣越是熱,越是要去燒香。相比于其他人在烈日下的胸悶氣短,喉干舌燥,他們卻不斷地在烈日下從容變幻著隊形,跳著端莊沉穩(wěn)的舞步,神情專注,身著的青衣青褲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都自己準(zhǔn)備了毛巾,隨時用來擦汗。
“邵市慶圣會”這次來南岳燒“伏香”,先后到財神殿、祝圣寺、南岳大廟和祝融峰老圣帝等多處進香。走在燒香隊伍最前面的,是負(fù)責(zé)挑頭香的,一位漢子面對鏡頭很爽朗地介紹說他已經(jīng)負(fù)責(zé)挑了25年的頭香,隊伍由香會會旗、黃旗開路,幡帳隨行,一路上喇叭聲伴著浩浩蕩蕩的人群,場面蔚為壯觀,形成了南岳旅游特有的現(xiàn)象。2003年9月,江澤民同志在南岳大廟視察時見此情景,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駐足觀看許久,還不時向身邊工作人員詢問這一奇怪民俗現(xiàn)象的內(nèi)涵。
在朝拜過程中,他們還要唱香歌。進香者所唱的香歌內(nèi)容十分豐富,而且根據(jù)朝圣的階段不同所唱的香歌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為起程、途中、朝香、返程四個階段,通常為七字一句,字里行里充滿著對父母養(yǎng)育、神靈庇護的感激;提倡孝道、善行、友愛、慈愛悲,祈求國泰民安、家運昌隆等內(nèi)容。僅朝香階段他們所唱的香歌就有《上峰十拜誥》《進殿香歌》《焚香爐咒》等近十種之多。我們注意到,進香者在不同的菩薩前所唱的香歌又有不同,在祝圣寺藥王祖師殿前所唱唱詞為“廣施良藥渡眾生,膏丹園散救黎民”,而在《圣帝上座詞》中唱詞為“人有誠心圣有感,降福降祥佑黎民”等,很多香歌的最后一句都是:“南岳司天昭圣帝,安邦護國大天尊”。在菩薩面前進行完焚香跪拜、打卦抽簽等儀式后,眾人即高唱《謝恩辭圣歌》等香贊返程。自此,朝圣經(jīng)過起程、途中、朝香、返程四個階段后便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來南岳燒香的香客都不是典型的佛教徒,也不是完全的道教徒,在他們心中,誰保佑他們就朝拜誰。據(jù)了解,目前在邵陽像這樣的香會大大小小有百余個,每年來南岳朝圣的人有十余萬人,香會會長李建國坦言“南岳是我的半個家”,因為他一年到南岳誠心拜佛最少是二十幾次,多則三、四十次,同時,李建國還經(jīng)常組織香會里的一些人到全國各地去朝香,包括五岳、佛教四大名山,甚至新加坡、印度等地,但多年來,香會無論到哪里,仍沿用著這一身青衣青褲、包頭包肚的裝扮和“南岳進香”的字樣,在他看來,這是對南岳和南岳菩薩最好的一種宣傳。而說起如何傳承這種獨特的民間文化,李會長的眼神堅定而執(zhí)著。一個年輕的女香客,對我們說道:“我的爺爺、外公、媽媽都有燒香拜佛的習(xí)慣,所以我們就繼承了他們的傳統(tǒng),我的兒子以后也是這樣”。
“祝融絕頂萬余層,策杖攀蘿步步登”,古往今來,南岳圣帝牽引著他們不憚山高路遠(yuǎn)、艱難險阻前來朝圣。他們的朝圣是一種神圣的精神信仰,是一份對先祖的感恩緬懷之情,也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希冀,而這種歷經(jīng)千年的南岳朝圣文化也已經(jīng)潛移默化地融入了他們的生活習(xí)慣和思想觀念中。
作者:rednet
編輯: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