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8月29日電 (夏毅 尉燕芳)輕巧的淡竹作骨,精美的絲綢作面,再加以中國傳統(tǒng)繪畫,西湖綢傘因美出名,被稱為“西湖之花”。然而,這項具有濃郁杭州特色的民間技藝正面臨失傳的尷尬境地。
“1995年到2002年是綢傘制作、銷售最好的時候,當時全國各地的訂單都有。”西湖綢傘第二代傳承人宋志明近日告訴記者,2002年后,整個綢傘市場開始萎縮,傘的銷量越來越少,大部分有經驗的制傘師傅紛紛改行。
宋志明說,現(xiàn)在西湖綢傘光成本就超過200元(人民幣),零售則要五六百。“在西湖各景點賣的,一般都是江西、湖南生產的紡綢傘。無論用料還是做法,都相對簡單、低廉。”
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蔣羽乾說,西湖綢傘“不景氣”,一是西湖綢傘技藝的復雜導致其價格過高,二是市面上各種質量一般但價格低廉的同類產品對其產生的沖擊。
“目前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分生產性保護和記憶性保護,而西湖綢傘介于兩者之間,確實有點尷尬。”蔣羽乾坦言,目前非遺項目的保護主要是針對責任保護單位進行的,而目前西湖綢傘的責任保護單位不明確,無法進行相應的扶持。
杭州人力社保局培訓科副科長洪佳麗表示,為了扶持傳統(tǒng)技藝,去年和今年杭州共建立了30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其他工作室都有企業(yè)支持,唯獨西湖綢傘沒有,其收益問題成為難以維計的最大問題。”2012年,宋志明西湖綢傘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獲政府部門一次性獎勵5萬元。
20世紀30年代初,杭州都錦生絲織廠工人竹振斐創(chuàng)作而成第一把西湖綢傘,師父去世后,宋志明一直傳承著這項技藝。55歲的宋志明,五六年后也將退休收山,“希望找一兩個綜合性的學徒,將綢傘的技藝傳承下去。”他表示,不排除會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將這門技藝教授給非本地人,“至少這門技藝還在,而且還是在中國。”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fā)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楊劍飛認為,首先要保證傳承人衣食無憂,才能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來研究與創(chuàng)新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建議政府加強產業(yè)政策的推進和支持,并將文化價值突出的非遺項目作為教育資源列入教科書或課外讀物中。
來源:中新網(wǎng)
作者:rednet
編輯: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