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記者羅輝報道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边@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夏明翰于1928年臨行就義所做的詩,表現(xiàn)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氣節(jié),震撼著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的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值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之際,衡陽新聞網(wǎng)記者來到衡陽縣洪市鎮(zhèn)明翰村的夏明翰故居,探訪革命人物當時的一些不太為人熟知的故事。
夏明翰故居坐落于衡陽縣原禮梓村,現(xiàn)四村合一村為明翰村。故居于2005年重新修繕,將一部分危房改造,是衡陽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衡陽市黨員教育基地、湖南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省級紅色旅游景區(qū)。
文獻記載,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陽縣,1900年農(nóng)歷8月出生于父親居官的湖北秭歸縣。可明翰村的夏家族人卻告訴記者,夏明翰應(yīng)該出生于現(xiàn)在的夏明翰故居,也就是現(xiàn)在的明翰村。
夏忠云說,他是夏明翰的族人,是不出五代的血緣關(guān)系,這些族譜都有記載。夏忠云說:“夏明翰的爺爺是清末的三品官員,退休后享二品待遇,夏明翰的父親為清末秭歸知縣。因為他爺爺很喜歡桂花樹,住在哪里,就要在門前種上桂花樹,認為桂花樹象征著夏家的運勢,所以給他取名字桂根?!?/p>
“1914年父親早逝,夏明翰由祖父撫養(yǎng),思想開明的母親陳云鳳則主張兒子接受新式教育。祖父和母親兩種思想的沖突,使幼年夏明翰養(yǎng)成了喜歡思索和勇于探尋真理的精神。少年時代的夏明翰就受到了追求科學民主和維新變法思想的熏陶,養(yǎng)成了愛讀書善思考的習慣。他并不以“夏府少爺”自居,而是經(jīng)常做些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還盡自己的能力接濟窮苦人。
1917年,夏明翰違背祖父心愿,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yè)學校機械科(位于衡陽)。第二年4月,吳佩孚攻陷衡陽城。夏明翰對軍閥混戰(zhàn)深惡痛絕,也深為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擔憂。吳佩孚為籠絡(luò)地方勢力,拜會夏明翰的爺爺,給夏明翰的爺爺送來了字屏,夏明翰在吳佩孚走后,將字屏撕碎。
在校期間,夏明翰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讀進步書籍,并參加游行和反對軍閥的活動,因此與祖父的矛盾日益尖銳。在同盟會會員邱海嵐的幫助下,他聯(lián)絡(luò)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革命團體砂子會,開展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首諷刺軍閥的詩:“眼大善觀風察色,嘴闊會吹牛拍馬,手長能多撈名利,身矮好屈膝磕頭”,把軍閥政客們的丑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
五四運動風潮波及衡州后,夏明翰與同學一起,發(fā)動罷課,推動罷市,聲援北京學生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斗爭。他帶領(lǐng)一個演講團,經(jīng)常到各地演講宣傳。在查禁日貨的斗爭中,夏明翰發(fā)動自己的弟妹夏明震、夏明霹、夏明衡等,把祖父藏在夾墻中的日貨集中到湘江河邊,付之一炬。夏明翰這些活動,遭到了思想頑固、保守的爺爺反對,當時夏明翰的爺爺認為夏明翰忤逆不道,召集族人在夏家大院對夏明翰執(zhí)行家規(guī),用繩子綁住,浸水塘,然后關(guān)進小黑屋,不準夏明翰對外說自己是夏家的人,連出生地都改為湖北秭歸。這就是為什么這么多文獻記載夏明翰出生于湖北秭歸的原因?!?/p>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wǎng)
作者:羅輝
編輯: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