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深圳IT從業(yè)員在職業(yè)論壇發(fā)了一個帖子,說他剛剛買了位于深圳價值600萬元的房子,但卻遭遇公司裁員。之前他每個月的收入3.5萬元左右,家中有兩個孩子,妻子是全職太太。每個月的房貸要還2.1萬元,由于還沒有找到工作,房子馬上就瀕臨斷供了。他的遭遇并沒有獲得網友的同情,反而不少人認為他家庭分工和經濟安排不夠周全。
廣東有句俗語:“有多大的頭,才戴多大的帽”。工薪家庭應量入為出,以一個家庭月收入3.5萬元為例,月供不應超過收入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說,按正常審批的話,這位職員的月供不應超過1.75萬元,不過他卻背起了2.1萬元的月供,給自己“加杠桿”。況且他家有二娃,妻子又是全職主婦,如果家庭沒有足夠的積蓄,短期內的確有“斷擔挑”的風險。
去年以來,一些城市的“法拍房”越來越多,不少是“銀主盤”,即銀行收回的斷供房屋。記者身邊有一個朋友近期也遭遇減薪,每月扣除了7000元的房貸后,只余下1000多元。但他手頭有兩套房,要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可以把市區(qū)的房屋出租,搬到郊區(qū)住。他市區(qū)的房屋已結清貸款,月租可以到7000元左右,而郊區(qū)房屋月供7000元,如果搬到郊區(qū)住,每個月的月供可以用市區(qū)房屋的月租完全抵扣,這樣就沒有經濟壓力了。但同時也帶了一些苦惱,住慣了市區(qū),突然住到郊區(qū),生活圈子的變化以及每天通勤的出行方式改變,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調整。所以,做買房預算時,要充分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以及對未來的工作和收入進行預判,充分預計到可能出現的風險,切不可盲目給自己“加杠桿”。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鳳荷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