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重勘南岳七十二峰】回雁峰中有真情

來源:衡陽日報 作者:鄧潤青 編輯:彭俊 2013-09-08 19:33:35
—分享—

  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來第一峰。”隱居于雁城鬧市的回雁峰,被譽為南岳72峰的第一峰。

  仲夏的一個上午,我們駐足在回雁峰下的大雁雕塑前,那振翅欲飛的大雁穿越滄桑,一切仿佛回到衡陽歷史的原點。

  “回雁峰”一名的來歷,一直以來流傳著兩個版本:一曰“北雁南來,至此越冬,待來年春暖而歸”;二曰“山形似一只鴻雁伸頸昂頭,舒足展翅欲騰空飛翔”。

  有趣的是,回雁峰雖叫做峰,海拔卻只有96.8米。“身高”不足百米的它何以雄踞八百里南岳七十二峰之首?緣由有二:其一,從地理位置來講,它是南岳七十二峰從南到北的首峰,與祝融、天柱、岳麓諸峰同負盛名;其二,南岳“香文化”歷史悠久,歷來有南岳進香自第一峰開始之說,千年古剎雁峰寺便坐落于斯。

  沿雁峰公園的大門而進,我們試圖去探尋更加真實的回雁峰。

  進門右側(cè)有一幅景區(qū)導(dǎo)覽圖,形似身姿綽約的少女,又似展翅而飛的大雁。它以一種不言而喻的權(quán)威,安排著我們行走的路線。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煙雨池”:

  雁峰煙雨實堪夸,

  石鼓江山錦繡華。

  花藥春溪龍顯爪,

  岳屏雪嶺鳥喧嘩。

  朱陵洞內(nèi)詩千首,

  青草橋頭酒百家。

  喜看東洲桃浪暖,

  西湖夜放白蓮花。

  我們只知道這首詩作于清代,詩名和詩作者均無從可考。它較通俗地把衡陽的八大景觀概括出來,并作為一種文字化的留存一直傳頌到今天??梢韵胍姡倌昵?,名噪衡陽八景之首的“雁峰煙雨”一定別有一番韻致。

  可惜的是,到清泉人鄒定周登臨回雁峰時,“時雨兮將沛紛,池?zé)熧庀韧?。有井兮靈照,覽物兮畢肖”之景已難尋覓。在《回雁峰賦》中,他只有悵然長嘆“池已湮兮井不竅,無與復(fù)兮空憑吊”了。

  今天的“雁峰煙雨”已化身為一汪人工水池,有“山”、有“水”,還有“亭臺樓閣”。“山”是假山,“水”是自來水。也許,當(dāng)現(xiàn)代化的噴泉一躍而起,濺起層層水霧時,我們還能在想象里依稀見到那逝去的煙雨迷蒙。

  煙雨不再,徒留遺憾。無奈,作別“煙雨池”,沿著水泥山道繼續(xù)向峰頂走去。

  林深道窄,游人稀少,任山間微風(fēng)梳理身體。而此刻,街道主次干道上正川流不息,人聲嘈雜。身處鬧市的回雁峰像歷過千年萬年修行,寵辱不驚,獨守著那份與世隔絕的寧靜。這份寧靜令人動容。“詩魔”洛夫的《眾荷喧嘩 》這時跳到耳邊:眾荷喧嘩/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婉的一朵。

  默念此詩,回雁峰頓時透出一股古意。我們這才算真正走進了山的懷抱。

  即便緩緩而行,從山下到峰頂,也不過十幾分鐘的路程。

  佇立片刻,一串特殊的音符傳來——那是雁峰寺的鐘鳴磬鼓和不絕于耳的僧尼吟誦之聲。

  寺廟大門的一副對聯(lián)格外引人注目:縱覽豁中懷,對晴天雁字,月夜鐘聲,好把俗塵滌去;登臨尋勝跡,看檻外江山,池邊煙雨,都從梵宇收來。而廟內(nèi)的一尊壽佛前,香火鼎盛,似乎驗證著南岳“壽山”的美名。

  據(jù)記載,該寺建于梁天鑒十二年,初名乘云禪寺,隋代易名為雁峰寺。唐朝建山門殿,塑無量壽佛像。明修望月亭、宮室寺、此君軒、望江樓。清建大雄寶殿、大悲閣、大士閣,塑有正佛全身準(zhǔn)提像、左右二大佛、十八尊羅漢,還鑄有洪鐘兩口、鼎爐一座。南來北往的高僧禪師,都曾在此登臺說法,駐錫講經(jīng)。這種盛況持續(xù)300年之久。1000多年前,這里古木參天,綠蔭匝地,名勝碑刻云集??谷諔?zhàn)爭時為日軍炮火所毀,僅存壽佛殿后進、山門及大牌坊。只有那座不知燃燒了多少歲月的鼎爐至今還頑強地佇立寺前,繚繞的香火和飄飛的煙塵恍若隔世。

  每年,數(shù)以萬計的香客來此朝拜。面容清癯的凈裕師傅在這間寺廟待了20多年,其間亦多次到云南、廣東等地云游。

  在我們與凈裕師傅攀談之際,一名神色凝重的女施主進香朝拜,口中念念有詞,似乎在祈求著什么。在與凈裕師傅交談之后,她愁眉漸開,轉(zhuǎn)身而去,人一下子輕松了。

  個中緣由我們不得而知,也不便探知。但我們深信:還有什么比內(nèi)心的安寧更讓人釋懷呢?

  而回雁峰頂?shù)?ldquo;雁壁”亭廊,則成為現(xiàn)代音符的交會之所。

  今年63歲的李大爺身穿一件白色汗衫,腳蹬一雙白色球鞋,從山下徐步拾級而上。抵達“雁壁”,揀一處地方坐下,攤開一本紙張已經(jīng)發(fā)黃的樂譜,拉起了一曲二胡《兒行千里》。“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只見他雙眼微閉,沉醉在自己制造的旋律中。周圍茂林修竹,綠草茵茵,枝頭鳥兒歡呼雀躍,好一派和諧景象。

  不遠處,三五位老大媽圍坐石桌,撥弄著各自的樂器,怡然自得。這一方天地儼然是她們的精神世界。

  離開峰頂,越過雁亭,我們進入擴建區(qū)。據(jù)該景區(qū)旅游部部長羅亞敏介紹,2004年,市委、市政府投資2700萬元擴建回雁峰,新增面積34900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積約1256平方米,增設(shè)了回雁閣、平沙落雁、第一峰牌坊、第一峰飛瀑、文化墻等景點。她說,回雁峰的遠景規(guī)劃早已出爐,未來的南岳首峰,遠接岳麓,近連湘江風(fēng)光帶,必將綻放異彩。

  與古樸幽深的老景區(qū)相比,這里現(xiàn)代味更濃。特別是到了夜晚,五顏六色的燈光把景區(qū)裝扮得多姿多彩。男女老幼聚集于此,或牽手散步,或利用各類體育器械運動健身。最惹眼的是南岳第一峰廣場上,有一群人經(jīng)年跳著廣場舞。節(jié)奏感頗強的音樂響起,她們扭動身姿,來回旋轉(zhuǎn),既隨意又認真,綻放成都市里的一道美麗風(fēng)景。

  也許,長期生活在雁城的市民,對回雁峰會熟視無睹。但回雁峰就這么無言聳立,雖無煙雨之浪漫,卻有寧靜以致遠,成為紅塵中的憩園。

  雕塑藝術(shù)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莫道近處無風(fēng)景,回雁峰中有真意。

 

來源:衡陽日報

作者:鄧潤青

編輯:彭俊

閱讀下一篇

返回南岳新聞網(wǎng)首頁